目送龙应台(目送龙应台经典语录)
结合全文故事来理解最后一句话。全文中作者与友人家萱聊各自年迈且需要人照顾的妈妈。 倒数第二段写到,聊完各自的妈妈,她们又在落地窗前看到一妙龄少女。作者感叹,人的一生历程是相似的,譬如眼前的妙龄少女一样,都从年轻 貌美 张扬的日子走过来,中年意气风发,或许有所建树,但也终究会像母亲那样,需要人照顾,陪伴,这即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想到这一层,作者有所领悟,如月光泄地,得到了新的体会,对人生或许又放下一层。
一、华安上小学的第一天,在操场上目送他去教室
二、华安去美国作交换生,我目送他通过机场安检;
三、华安上大学,我从高楼上目送他上公交车
四、父亲送我去大学,我目送父亲驾车离开
五、我去医院看父亲 ,离开前目送父亲回病房;
六、火葬场里,我目送父亲离开尘世。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就是说,如果说一个人要离开你的时候,你只要目送他离开就行了,没有必要去追回来,因为是追不回来的,他已经准备离开,就说明他的心里是没有你的,他已经准备好要你看你的也是不会再留恋你的,你再去追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最近刚看完这本书,捺不住想来寻求共鸣的心情。读完之后颇为伤感,甚至在书中三四处湿了眼眶。
人到了某一个年龄段后,总会有不同的忧思,比如父母的老去,以及作为子女清醒的看着他们老去的无能为力。
这一生这么长,又这么短。
这条路上来往过客无数,行也匆匆,去也匆匆,只有父母,虽然无法陪你走完全程,但他们陪你走过的每一段,一定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扶和关爱你。
他们会越走越慢,最后渐渐的走不动,需要你停下来,转过身去搀扶他们。
我们会有各自的家庭,各自的责任,自己也逐渐成为父母,对于儿女而言我们是港湾,但于我们本身而言,港湾永远是自己的父母。 这世界那么大,但容身之处只是一个小小的家。
夜深人静时会想,父母百年之后,这天地间最了解,最无条件包容你的人离开以后,这层羁绊断了以后,至少有那么一段时间,会不会生出浮萍无根的彷徨与无依。
会不会在偶尔想要撒娇,想要发泄,想要倾吐的时候发现少了一个最能抚慰你的地方,少了两个最为温暖的人。
每每思及此,都觉怅然。而《目送》这本书,截取的是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片段,但恰恰戳中了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不愿承认却不得不接受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