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的书为什么不能看_为什么东野圭吾的小说能在中国爆红
我个人不推荐《毕业》《沉睡的森林》和《我杀了他》。前两本作为加贺探案集的头两部,可以明显看出写作能力稍显不足,做案手法和故事内容都没有强烈的记忆点。
而《我杀了他》更像是一场没有答案的剧本杀,虽然写作的手法在当时是蛮新奇的,但是你可以想象小说的结尾没有告诉你凶手是谁这样的操作嘛!《梦回都灵》实力吐槽:这本书绝对是我心中最差,没有之一。东野在书中充分宣泄自己对雪地运动的狂热迷恋,家里的猫变成了小伙,被他逼去都灵参加冬奥会无果。
小说用幽默自嘲的方式展示了东野好与恶的一些生活形态,但是近乎撒娇的文风和奇特的故事发展,真的接受无能。
东野圭吾的书有很多是长篇,一个故事,所以很多没有目录。
一。其次,我觉得他的作品有以下几个缺点。
最重要的是,他的关于滑雪的作品千万不要买啊啊啊!!!
这个在一定程度上算是一条铁律。据说原因是东野本人喜欢滑雪所以他会刻意选择这一类题材然后骗经费。但滑雪题材作品基本是一本不如一本,快要到我都不忍心看的地步了。我经常是一到书店先去看看东野圭吾有没有出新作,哇竟然有,拿着正准备付钱一看又是讲滑雪的,我立刻就放回去了。
第二,他的作品时好时坏(就我个人来看)。好的话,东野圭吾是能够出神作的作家。坏的话,比如上文说的滑雪题材,我就有点…
第三,他的作品重复率过高了。最典型的比如《白夜行》和《幻夜》。我记得曾经有人说过,满分一百的话,白夜行可以打98分,而后来出的幻夜只能打两分,因为100-98=2。我大概能懂此人想表达什么意思。作品的高度相似性导致了大家满怀期待地看一部新作,结果“又是这个啊!”的感慨。当然啦也有人喜欢幻夜,我只是说说我的感觉而已。
第四,他过于高产,有时候是为了出作品而出作品。比如悖论13,如果写成短篇或者中篇会是很精彩的故事,但他非要写长篇。这样的故事根本撑不起一本长篇小说,导致我看了一半就兴味索然,硬逼着自己看完了。还有《名侦探的守则》刚出的时候引起了大轰动,后来他为了迎合市场又写了一本,水准就大不如前了,想开展天下一大五郎系列的计划也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