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五月综合网(综合5月)
2005年5月10日18时,第十一届亚洲轮滑锦标赛开幕式在韩国全州全罗北道举行,比赛于11日全面展开。
开幕式上,中国轮滑运动员马赟获得了“亚洲轮滑联合会荣誉运动员奖”,亚洲轮滑联合会主席野口佳郎先生亲自为他颁奖。
据悉,首日比赛项目包括速度轮滑男、女300米计时赛,男、女15000米淘汰赛;花样轮滑男子规定图形,每项都将产生金牌。其中,中国选手郭丹将有望冲击女子15000米淘汰赛前5名,籍翔有望闯入男子300米决赛。中国国家队在8日抵达韩国后,8、9日两天进行了适应性训练,他们将参加速度轮滑和花样轮滑2大项19个小项的比赛。
2023年首届“中国+中亚五国”峰会于2023年5月18至19日召开。峰会旨在“讨论发展中国-中亚关系的宏伟计划”,以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深挖中国-中亚国家合作潜力。
这群北迁亚洲象为何离开最初自然保护区的“家”?专家为何建议阻止其继续北上、引导其返回原栖息地?让它们回归难在哪、未来如何让它有更好的家?
一、为何离家?
5月29日21时,原生活栖息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象群已经抵达玉溪市红塔区境内。专家分析,从该象群所处位置和近期活动特点看,有继续向北偏东迁徙的趋势。
这只是近年来越来越多野象走出保护区的缩影。调查显示,大部分野生亚洲象已经走出保护区,让长期开展野象预警监测的郑璇担忧的是:“不少野象更喜欢在保护区外游荡,而非生活在保护区。”
不过,这并不能得出野象老家自然保护区受到破坏的结论。相反,野象之所以走出自然保护区,恰恰是因为自然保护区严格的保护。来自云南省林草局的统计显示,由于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森林郁闭度大幅度提高,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由1983年的88.90%增至到2016年的97.02%,导致亚洲象主要食物野芭蕉、粽叶芦等林下植物逐步演替为不可食用的木本植物。亚洲象的可食植物日益减少,逼迫象群逐步活动到保护区外取食。
而在保护区外,曾经的大量轮歇地被开垦种植成橡胶、茶叶、咖啡等经济作物,又“驱使”走出保护区的象群不得不频繁进入更远的农田地和村寨取食;吃惯了成片粮食等作物的野象,食性发生一定变化。有一线工作人员调侃:“吃惯了米,谁还愿意吃糠?”
如果说以前野象多少对人还有些敬畏,近年来部分野象肇事并未受到“惩罚”,记性不错的野象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对人类敬而远之。不少亚洲象常年活动于村寨、农田周围,并根据不同农作物、经济作物成熟时节,往返于森林和农田之间,在食物匮乏时节,还会冲击村寨取食农户存储的食盐、玉米、谷子等食物,出现“伴人”活动觅食现象。特别需要警惕的是,有业内人士分析:亚洲象有明显“北移”趋势。
一:大象为了寻找食物而迷路,野生大象的主要食物为草,树叶,树皮在食物或者水源匮乏的时候,大象会长途跋涉外出觅食,像甘蔗,香蕉,玉米都是大象喜欢吃的食物。
二:为了寻找适宜的栖息地,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野像保护区周围的林地逐渐被甘蔗地,香蕉地,玉米地所取代,人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导致亚洲象的栖息空间越来越小,导致部分亚洲象外出寻找新的栖息地。
三:亚洲象向北迁徙在一定程度上是追寻祖先的遗迹。
大象的迁徙是一种本能,几乎所有的象群都会迁徙,区别在于迁徙距离的长与短,大象会在不同的季节迁徙到不同的地方。总体来说,大象是一种热带动物,其本身不耐寒,此外越往北走食物会越缺乏,因此大象绝不会一直往北迁徙,所以亚洲象会南迁。